「经典小型建筑设计案例」幼儿园建筑设计案例

体育正文 300 0

经典小型建筑设计案例

幼儿园建筑设计案例

有哪些中西方特点结合很好的建筑案例?

南京中山陵设计是我国首次举行的国际设计竞赛,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获得头奖。吕彦直学贯中西,采取“以中为主,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以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为本,结合西方建筑文化,现代科技、材料等,把它们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中山陵形象。吕彦直所表现的建筑理念、娴熟设计技巧,及其对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所取得的成就,对探索中国现代建筑之路具有重要启示作用。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8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整个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花岗石墙面,显得庄重肃穆,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有哪些中西方特点结合很好的建筑案例?

是否有经典白色建筑案例分享?

白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颜色,因为在它里面你可以看到彩虹的所有颜色。白色之白在于它永远只是白色;它几乎总是由光转换,并且一直在改变;天空,云层,太阳和月亮。——理查德·迈耶白色,是一种可以洗涤一切的颜色,包含无限的颜色。在建筑上白色总可以得到完美的呈现与阐释。TO DISCOVER WITH UDG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Vitra Design Museum@ 德国莱茵河畔瑞尔Vitra园区建成时间:1989年由弗兰克·盖里在1987年主持并完成设计工作,于1989年竣工,拥有74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博物馆身处自然环境中,远处望去博物馆纯白的外表与草地和蓝天形成对比,从中凸显出来似一座雕塑。白色配以不同形态的几何形体,线条相互穿插碰撞展现出来的外部形象,与这个展示艺术与文化的博物馆所需的艺术形象保持了一致。与周边其他建筑形成对比,显得尤为醒目。建筑评论家Paul Heyer(保罗·海耶),将参观者的体验描述为,“在外部是连续变化的盘绕式白色体量,每一个看起来都与别的没有明显联系,但是室内却有着动态而强烈的相互影响,反过来又直接表现成外观上的扭曲。作为一个整体,它将自身分解为一个盘绕的连贯的展示...”日本广岛丝带教堂Ribbon Chapel@日本,广岛建成时间:2013由日本新生代建筑师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在日本广岛设计了一个浪漫的婚礼教堂,玻璃围绕四周配以纯白色双层阶梯呈螺旋状环绕着整个教堂,似丝带围绕。教堂是专为婚礼所设计,由两个螺旋楼梯交错组成,新郎、新娘从不同的楼梯出发,缓缓而上,最后在15.4米高的教堂顶部结合。整个过程中可以感受海洋、高山、天空的自然美景。建筑外观的垂直面采用了白色木板,螺旋楼梯之间使用了大面积的玻璃,纯净白色之下教堂内部空间通过玻璃与外部环境紧密结合,满足设计美感的同时也带来了足够的自由采光。新波尔多体育场Herzog & de Meuron@法国,波尔多建成时间:2015由赫尔佐格&德默隆事务所设计,最多能够容纳42000人的碗围绕着比赛场地,它的几何形式提供了全向的最优化视野。“优雅”一词在波尔多新足球场的设计上得到完美的呈现。整体以纯粹的几何形式呈现在众人面前,多重的细长柱如白色月光投射到地面。穿行的人群又给这一优雅环境中带来了一丝活力,传递着愉悦和热情。这个建筑概念赋予了新波尔多体育馆特殊的个性。精致的体块向周边美景开放,同时巨大的楼梯向每个人传递着开放与欢迎之感。建筑的透明结构表明所有能量与活动会把这一区域转变成为一处全新的且充满生机活力的地方。匈牙利布达佩斯Celestial Queen教区教堂Parish Church of the Celestial Queen@匈牙利,布达佩斯建成时间:2015由4 pluszÉpítész Stúdió设计的Celestial Queen教区教堂,位于布达佩斯SzentIstván广场的一座折衷学派建筑里。各翼通过它们的屋顶形状和材料来相互区分。新翼浅灰色的板岩和白色的纤维水泥盖板和原来的石膏表面相协调。会议室外是穿孔外立面,穿孔设计为匈牙利的刺绣图案,这一设计消解了单一的对称构图,给外立面带来了不断变化的视觉效果。同时洁白、明亮的室内形成了一个现代的神圣空间。作为一个公共、神圣的建筑,意味着在社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涵盖了实用性、可用性以及向周边传递信息功能性。古老部分修复后,通透的新翼和其审慎的色彩和材料选用,使这个Celestial Queen教区的教堂呈现了一个对社会大众开放和虔诚的空间。-- UDG作品 --桃江路中山幼儿园Taojiang Road Zhongshan Kindergarten@中国,上海设计时间:2014建成时间:2015桃江路,原名恩利和路,1913年诞生于法租界。桃江路42号初建于1800年底,45号是宋庆龄故居,它的邻居们还有法国、美国和德国领事馆。它也曾在上世纪90年代遭废弃,2000年后又成为一间沪上小有名气的酒吧,之后酒吧停业再度沉寂,直到近年被新纪元教育集团租下,开始了这段变身中山幼儿园的新生。历经了200年的历史与数次改建,这所老房子除了屋架依旧清晰,建筑的主体已经相当破败。也许是因为周围那些显赫的邻居们,还有一方躲在闹市里被绿树掩映的院落以及一砖一瓦的每个缝隙里藏着的旧故事,整个场地依然散发着强大的气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邀请下,上海联创设计大都会工作室(DDH)的创始人与主持建筑师元秀万先生接触到这个设计预算很有限的项目。大约两个月后大都会工作室接下了这个充满挑战又实在有趣的设计任务。看似为翻新的设计任务,进入工地现场发现屋顶也已经严重损坏无法使用。方案中考虑原有建筑外形上保留一个“壳”的形式来承载历史记忆,内部则以实现最大使用效率为前提来安排其余的功能区。由于成本和能扩建的面积有限,要求把最好的采光视野留给扩建部分的儿童活动室。为在旧建筑里实现最大的空间使用效率,设计团队采用了增加夹层、提升屋顶,降低首层局部标高等方式来满足幼儿园各功能空间的层高要求,并在如何解决新老建筑交接等技术间题主作了很多分析研究。一片白色的基调中,利用建筑结构和光影的关系,让整个场所以活动空间为活跃要素和视觉焦点,让孩子们发现这个世界上最神奇、最美妙的颜色。在最初的方案中,东面入口的堵面保留旧建筑的砖珊肌理,然而施工队却提出在防水层上贴墙砖不牢靠,有危险。基于纯粹的白色基调对趣味性的需求,很快,他们做出木格栅上开“玉兰花”的方案。令人开心的是,这个很“费钱”的玉兰花方案得到甲方与施工队的一致认可,最终得以顺利实施。每天清晨,雪白纯清的玉兰花将开在迎着孩子们到来的方向上。图片来源:网络资料参考:网络
是否有经典白色建筑案例分享?

有哪些经典的城市道路建设案例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了3年的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怎样联络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竣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大师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了70多处精美的杰作。然而建筑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清醒一下,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里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漫山遍野到处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人们将无数的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然而很少有人停下来。当他们的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在那里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边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座葡萄园主是一位老太太,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能否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格罗培斯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发了一封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施工部按要求在乐园撒了草种,没多久,小草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都被绿草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窄有宽,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方式设计迪斯尼乐园的道路时,格罗培斯说了一句话:艺术是人性化的最高体现。最人性的,就是最好的。
有哪些经典的城市道路建设案例

国内外有哪些优秀的建筑入口设计和失败案例

建筑的失败,不外乎结构及材料上的隐患和功能上的缺陷,两者之间有一定交互,前者包括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已发生的事故,后者包括未能满足设计用途的需求和建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譬如设计建造一座音乐厅,若为了成全视觉审美需求而不得不削弱...
国内外有哪些优秀的建筑入口设计和失败案例

有哪些建筑学个人作品集的范例?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 建筑师: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设计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师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勇于开辟另一条道路的人,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建筑师:G.里特维德 设计人G.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959~1973年) 建筑师:J.伍重 在澳大利亚悉尼大桥附近有一个三面环水的奔尼浪岛.在这座岛上矗立着一组似群帆泊港,如白鹤惊飞的建筑群,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 建筑师:F.L.赖特 流水别墅是美国建筑大师F.L.赖特的经典作品,是为德国移民考夫曼设计的郊外别墅.这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被人们称之为“马赛公寓”的建筑,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座大型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现代化城市中“居住单位”设想的第一次尝试.勒·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寄托家园网站,里面有个建筑设计板块,有譬如英国的卡迪夫学院入选的一些作品集,还有德国一些的设计作品集,还有各种案例的分析。包括211和非211申请的学校。
有哪些建筑学个人作品集的范例?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